是選擇障礙?還是怕做錯決定?還是不想承擔決策錯誤的責任?職場教練Simon分享「決策的藝術」,如果可以準備,先盤三大關鍵:有多少資源、何時啟動、決策風險;如果情勢不明確,改用排除法,減少試錯成本;很多情境無法事先準備,只能在錯誤中學習,減少錯誤次數,少輸為贏。
面對美國關稅戰、AI取代等變局,你是否感到焦慮不安?104職涯教育長王榮春分享「S.M.I.L.E.韌性職涯5大行動策略」及自我檢核表,透過Settle、Monitor、Improve、Link、Explore等關鍵行動,幫助找回節奏、強化自我應變力與未來轉型力,打造能穩住、轉身、再出發的職涯韌性!
「待10年了,你現在才說我不適任?」、「不爽新主管,擺爛就是不勝任?」、「部屬做不好,主管卻不好意思直白說?」律師馬靜如分享,認定員工不適任之前,必須有客觀標準和績效評估;資遣不是唯一的方法,即便走上資遣,針對年資超過三個月以上的員工都要先經過PIP(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)績效改善計劃;員工不適任可能是能力不到位、無法與時俱進,具體說明目前的議題,期待經過多久,達到什麼程度的改善;勞工請產假、職災期間,雇主都不能啟動資遣。